close

在現今的文玩圈子裡面,

有一些是歷史文化背景悠久的,

像是人稱 '老三樣' 的金剛菩提、星月菩提和鳳眼菩提等,

也有不少是近年來新開發出來的物件(又或者說是被炒作出來?),

例如滴血菩提、佛螺菩提等,

更誇張還有沒開殼的開心果被部份商家稱之為 '雪蓮菩提' 謀取利潤,

雖說文玩是看個人興趣嗜好來決定價值,

但我想沒人會希望自己花大錢買來細心盤玩的手串,

最後發現只是幾塊錢一斤的堅果零食。

圖說:現在淘寶還有人在賣的雪襌子雪蓮菩提,其實就是開心果

 

扯遠了,今天不是要來講新舊真假的文玩,

而是要聊聊在文玩圈子中相當有歷史底蘊的手把件 -- 文玩核桃。

圖說:品質好的文玩核桃,把玩到最後就是這樣令人著迷的色澤

資料來源:念青文玩菩提之文玩核桃的歷史及簡介

 

以下引用IFuun.com內對文玩核桃的說明介紹:

"核桃,原名胡桃,又名羌桃,萬歲子或長壽果。
據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
「此果出自羌胡,漢時張騫出使西域,始得種還,移植秦中,漸及東土......」
羌胡古時指現在的南亞,
東歐及國內新疆甘肅和寧夏等地。
張騫將其引進中原地區時,
名叫「胡桃」。
史料記載,公元319年,
晉國大將軍石勒佔據中原,建立後趙。
因其忌諱「胡」字,故將「胡桃」改名為「核桃」。

 

到了清末,宮內玩賞核桃之風更甚。
手中有一對好的核桃竟成了當時身份、身價和品位的象徵。
當時京城曾傳言:
「貝勒手上有三寶,扳指、核桃、籠中鳥。」
每逢皇上或皇后的生日,
大臣們會將挑選出來的精品核桃作為祝壽賀禮供奉,
揉手核桃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。
舊時京城子弟手中三件寶,
扳指、鳥籠、玩核桃,
在當時的「八旗一條街」最為火暴,
都是「不為一日三餐而忙碌的人」玩。

 

文玩核桃不僅是一種健身器材,
還是一件藝術品,
它集把玩、健身、觀賞於一身。
文玩核桃甚至可以作為一種投資,在把玩中增值。
古籍《核桃譜》中列舉了最具代表性且歷史久遠的四大名核:
獅子頭、虎頭、雞心、公子帽,
其他優良品種還有官帽、將軍盔、僧帽、狀元冠、羅漢頭等。
好得核桃皮質堅實,把玩時碰撞聲脆若瓷,
紋路分布疏密得宜,手感墜沉,有細潤感。
須在品種色澤,尺寸大小,褶皺紋路,棱邊走勢形狀,
乃至洞眼、花紋的走向都要一致,
具有高度吻合的肌理美。
因此配成對的核桃在收藏界十分受歡迎。"

 

說了這麼多,

有沒有感受到核桃的那股歷史與蒼桑?

湯爸也在這股歷史蒼桑的影響下,

忍不住入手了一對不入流的30mm小核桃。

為什麼說 '不入流'呢?

其實文玩核桃的標值尺寸大約是在41mm到45mm,

當然大過45mm的核桃也有,

只是尺寸一大,

手不大的人玩起來就不順暢了,

但小過41mm的基本上就是不及格,

更不用說湯爸入手的這對30mm八棱細紋款雞心核桃了。

 

不過,反正是用來做初學入門的核桃,

倒不是太在意有沒有達標,

再說小有小的精緻,

湯爸還是很開心的盤玩起這對小核桃了。

 

憑心而論,

其實這對小核桃的品相不算太差 (也許是湯爸自以為),

紋路雖然細,但是條條分明,

配對起來的型狀也很登對,

唯一的也是最致命的,就真的是太小。

但是小核桃最大好處是:盤玩起來上色快。

經過20分鐘的盤玩,

可以看出突起的部份顏色變深,

已經開始吃進手掌的皮脂和汗液。

再過1個小時,

除了比較深的溝隙之外,

大部份的表皮已經開始呈現深咖啡色的光澤感。

12小時之後,

整顆核桃都已經全部上色,

盤玩的整體感表露無遺。

經過一個星期,

核桃的表面已經開始包漿,

色澤和光澤都很不錯,

說真的,

唯一的不好就真是太小,

放在手上尤其明顯。

 

接下來,買一對標準尺寸的文玩核桃吧。

 

湯爸又要剁手指了…

 

湯爸 DaddyTom 2017.12.01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文玩核桃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龍舌蘭的爹 的頭像
    龍舌蘭的爹

    龍舌蘭的爹.湯爸生活日誌

    龍舌蘭的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